邂逅春天的三重書境
■舒輝波
春日遲遲,學無止境。寒冬的腳步一天天走遠,溫暖而悠長的春日即將到來,我們也可以像植物享受春光一樣,享受閱讀一本好書的快樂。閱讀,就是發(fā)生在人身上最奇妙的光合作用。
我要推薦的第一本書特別適合親子共讀,書名是《14只老鼠去春游》。這本兒童文學圖畫書由日本作家?guī)r村和朗創(chuàng)作,融合了自然之美與親情之愛。它講述了一個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10個孩子組成的大家庭春游踏青的故事。老鼠們經(jīng)歷了許多有趣的冒險,充滿戲劇性。巖村和朗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豐富多彩、細膩唯美的畫面,并在書中設計了許多互動環(huán)節(jié),如尋找特定的角色、發(fā)現(xiàn)隱藏的動植物等,增加了閱讀的參與感,讓挖出“彩蛋”的小讀者成就感滿滿。
《論語》有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币馑际窃谶@美好的暮春時節(jié),春服已經(jīng)穿定,一起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臺上吹吹風,然后一路唱著歌回家??鬃酉蛲摹按河巍焙汀?4只老鼠去春游》所講的故事其實差不多。
我要推薦的第二本書是美國自然寫作作家沙曼·阿普特·蘿賽所著的《花朵的秘密生命》。這是一本暢銷全球16年的自然科普力作,綜合了植物學和科學史,生動描繪了花朵不為人知的生存與演化,并深入探討了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聯(lián),特別適合在姹紫嫣紅開遍的春天閱讀。作者的筆觸詩意又靈動,明明是一本科普讀物,文字卻像被譜上音符一樣朗朗上口。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顛覆刻板印象的過程:花朵并不僅僅是美麗柔弱的,互利共生、欺瞞訛詐,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同樣適用于植物世界。例如蜂蘭的花朵擅長偽裝,它不僅外形與蜜蜂非常相似,還會釋放類似雌蜂的氣味。雄蜂被這種假象迷惑并試圖交配,在這個過程中正巧幫助蜂蘭完成授粉。此外,花朵還能清理被污染的土地,甚至應用于埃博拉病毒的防治。讀完這本書,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覺得,植物的智慧或許并不在人之下,看似嬌弱的花朵往往蘊藏著改變人類生活的巨大力量。
我要推薦的第三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的小說《純真博物館》。世家少爺凱末爾愛上了窮親戚家的女兒芙頌,這場門第懸殊的戀愛遭遇重重阻力,最終以悲劇收場。凱末爾買下愛人的故居,用一生的時間收集與她有關的物品,建立“純真博物館”紀念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這個關于愛情、記憶與時間的故事從1975年的春天開始。2016年的春天,我在北京的地鐵上讀到了這本書的結尾:主人公凱末爾在臨終前說,“讓所有人知道,我的一生過得很幸福?!边@句話讓我淚如雨下。在這部近600頁的小說中,我已經(jīng)跟隨凱末爾一起經(jīng)歷了愛而不得的痛苦,體會著伊斯坦布爾人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結尾處的這句話讓我在凱末爾的身上看見自己,春日地鐵車廂里的感動也因此長久鐫刻在閱讀記憶中。
值得一提的是,各種語言和各種版本的《純真博物館》末尾都附有一張門票,憑票就能進入位于伊斯坦布爾的純真博物館。沒錯,帕慕克果真建立起一座真實存在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將小說中凱末爾收集的4213個煙頭、鹽瓶與蝴蝶胸針等物件一一陳列——每根熄滅的煙蒂都在重播芙頌唇間的嘆息,每個鹽瓶的弧線都在復寫芙頌手指的溫度。更巧的是,博物館的首次亮相也是在春天。我讀完小說的第一個愿望,就是帶著書造訪這座純真博物館,體驗徘徊于現(xiàn)實與虛構、時間與記憶、想象與實物之間的感受?;蛟S在未來的某個春日,我也將走在晴暖的伊斯坦布爾街頭,踏入這座純真博物館,成為凱末爾故事的千千萬萬個參與者之一。
(作者為兒童文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