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大隊組織搶修搶建訓練——
磨礪嚴寒條件下保障硬功
■祝明浩 解放軍報記者 梁 緣
遼東半島,寒風凜冽,海軍某大隊組織官兵開展搶修搶建訓練。
“碼頭前沿遭‘敵’破壞,搶修分隊前出修復!”天還沒亮,該大隊工程搶修搶建隊便接到上級指令。聞令,該隊指揮員李培迅速進行任務部署,各分隊受領任務后,攜帶裝具趕赴碼頭指定區(qū)域。
記者在訓練現場看到,碼頭缺口長寬各10米、深4米,有的部位已被海水浸沒。為此,官兵分成多個小組,結合現地損毀情況,采用不同方式展開搶修作業(yè)。
“受嚴寒天氣條件影響,官兵若是按部就班采取傳統(tǒng)作業(yè)方式,很難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崩钆鄬τ浾哒f,針對碼頭受毀情況,他們組織官兵結合以往經驗綜合分析后,嘗試采取石籠網砌筑等新工藝快速實施搶修。
搶修現場,引擎轟鳴、泥沙飛濺,官兵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有條不紊實施各項搶修作業(yè)?!皯?zhàn)場保障,分秒必爭。戰(zhàn)場上情況瞬息萬變,搶修快一秒,勝算就多一分。”該大隊領導說,近段時間,駐地天氣變化快,氣溫持續(xù)降低,他們將嚴寒天氣作為砥礪保障能力的“磨刀石”,從難從嚴組織此次訓練。其間,他們采用多種方式展開作業(yè),并驗證了新工藝在嚴寒條件下的保障效能。
“小股‘敵人’襲擾!”官兵作業(yè)中,特情突至。指揮員迅速組織機動力量,反擊襲擾之“敵”。車輛出現故障、無人機抵近偵察……作業(yè)過程中特情不斷,指揮員沉著冷靜、隨機應變,各分隊官兵依令而動、緊張作業(yè)。
“新工藝具有取材便捷、施工簡便、適用性廣等特點,不僅可以克服近岸堤頭潮汐、涌浪等干擾,而且降低了嚴寒天氣不利條件影響,有效提升了作業(yè)效率?!痹摯箨牳刹口w洪濤介紹,下一步,他們將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聚焦陣地搶修、機場搶建、軍港碼頭快速修復等方面的難點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不斷提升應急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