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個連隊黨支部:軍魂從這里發(fā)源
“我們連是我軍最著名的連隊之一。”自豪,寫滿了29歲的王玉光的臉龐。畢業(yè)于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的王玉光,目前擔任中部戰(zhàn)區(qū)陸軍第83集團軍某紅軍團“紅一連”指導員。
“軍魂,從我們這里發(fā)源?!弊鳛椤凹t一連”第54任指導員,王玉光對連隊的輝煌歷史了如指掌。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率領不足1000人的起義軍余部到達江西省永新縣的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郭志剛接受采訪時說,“三灣改編”的主要內容有3項:一是縮編建制,整頓思想。將原來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二是在部隊各級建立黨組織。支部建在連上,班、排建小組,營、團建立黨委。實行新的黨代表制度。三是實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官兵關系。在團、營、連各級建立士兵委員會。

“10月15日,是我們連隊最光榮的日子。”每次說起這段歷史,王玉光都非常激動,“毛主席來到我們連隊,親自發(fā)展了6名黨員,并指導連隊建立了黨支部?!?/p>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開創(chuàng)了人民解放軍“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從此,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成為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
戰(zhàn)爭年代,“紅一連”參加300余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屢建奇功。新形勢下,“紅一連”繼承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連續(xù)20多年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先后圓滿完成長江抗洪搶險、中俄聯合軍演、汶川抗震救災、國慶60周年閱兵、國際維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等重大任務。2010年12月,“紅一連”被中央軍委授予“黨支部建設模范連”榮譽稱號。
“‘紅一連’的發(fā)展史表明,必須永遠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紅一連”所在團團長郭勐說,“這一點永遠不能動搖!”

刊于7月4日《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