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 發(fā)布:2018-01-15 14:15:09
快樂的甘巴拉人。郭超英攝
坐標:海拔4588米,某邊防一線雷達站
年輕的眼睛:讓視覺更靈敏
“這就是邊境線!”在某雷達陣地指揮室,“90后”指導員劉翔指著控制席顯示屏上的紫色光線,眉頭緊蹙。
“屏幕上的航線看起來并不密集,但我們發(fā)現掌握的每批情況,都關系著防空安全和國家尊嚴?!爆F任某雷達機動營副營長、該雷達站原站長高風如是說。
“老邊防”“老西藏”——這是人們對高原軍人的固有印象,而在這個邊防雷達站,70%以上的官兵卻是“90后”。
兵員成分的變化意味著什么?劉翔脫口而出:“思維活躍,勇于創(chuàng)新,于向陌生環(huán)境發(fā)起挑戰(zhàn)!”“‘90后’更需要價值認同?!辈倏v員、下士丁光淼說,入伍前,他當過酒店大堂經理,收入可觀,當兵為的是實現自身價值。
高原的風雪,在這些稚嫩的臉上刻下了與年齡不相符的印記,一雙雙年輕的眸子里迸發(fā)著進取的火花。
“為何不發(fā)揮他們的特點,打一場破解裝備難題的攻堅戰(zhàn)?”那年,新裝備列裝陣地后,有人向站黨支部建議。
下士操縱員張鐸,是四川大學在讀“95后”大學生,大二時他來到高原,只為圓“軍旅夢”。第一次上陣地值班,他手心出汗……為克服緊張情緒,他對裝備功能一個個試,目標數據一個個核,很快摸清了裝備性能,熟悉了業(yè)務。
“守衛(wèi)祖國的藍天,任何風吹草動都必須提高警惕!”如今,這名“95后”雷達兵信心滿滿。
有這樣一個細節(jié)。新裝備上有個標尺,每一格代表多大范圍卻沒有標注。為摸索準確數據,幾個業(yè)務骨干對照技術資料聯(lián)合攻關,在使用過程中反復驗證,為機型判斷提供了依據。
一次,執(zhí)行某項重大任務,他們第一時間識別并連續(xù)精準掌握目標,為上級準確指揮提供了可靠依據。
“你是我的眼,帶我領略四季的變換;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傾聽著排長葉佳文輕唱的歌曲《你是我的眼》,記者仿佛看到這群“90后”雷達兵的奮進足跡。
按照旅里要求繪制重要空情航跡圖,總結處置經過,完成重要任務后復盤檢討、總結經驗,革新完善10余個應急處置流程……雷達站連續(xù)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優(yōu)秀執(zhí)勤分隊。
“新時代革命軍人,是在強化備戰(zhàn)中礪練出來的?!备唢L說,戰(zhàn)友們最自豪的時刻,就是通過雷達屏幕發(fā)現重要目標。這群“90后”日復一日注視著方寸熒屏,時刻準備著——當那一天來臨!當那一刻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