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由于三者名稱相近,又同樣可用作坦克炮彈藥,所以很容易混淆。本期兵器控為大家作下簡要介紹。
以硬碰硬的“愣頭青”
穿甲彈
前不久,俄羅斯研發(fā)的一款新型穿甲彈下發(fā)該國軍隊,這種穿甲彈據稱可以穿透2千米外厚650毫米的裝甲鋼板。但是,其彈芯使用了何種材質,俄軍方沒有透露。
穿甲彈要擊穿目標的裝甲,靠的是高強度材料制成的彈芯。在發(fā)射藥爆燃賦予的高速下,彈芯會利用動能和自身強度硬碰硬地將裝甲擊穿。一般來說,穿甲彈為確保飛行中的速度、穩(wěn)定性及此后的貫穿力,彈頭處常裝有風帽、被帽,彈芯后部裝有尾翼,四周圍有彈托。為增強穿甲后的殺傷力,有的后部腔體內還裝有炸藥和引信。
當今穿甲彈的性能差異主要體現在彈芯的構型與所用材質上。如,貧鈾合金彈芯的侵徹性能在同等情況下比鎢合金彈芯要高,鎢合金的剛度則比貧鈾合金要大,兩者在使用效能上各有千秋。
除彈芯強度之外,穿甲彈的攻擊效能還與彈體長徑比、初速等有關。
“熱”情過度的“破壁者”
破甲彈
隨著坦克裝甲材質的變化和復合裝甲、爆炸反應裝甲的運用,西方各國紛紛淘汰破甲彈等聚能彈,但法國等國依舊對該種彈藥情有獨鐘。
畢竟,與生產鎢芯穿甲彈相比,破甲彈生產成本要低許多。而且,高性能的破甲彈不管命中敵方坦克的炮管、履帶、測距裝置哪個部位,爆炸都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使敵方坦克癱瘓。
破甲彈的威力來自其獨特的設計——圓柱體藥柱一端留有錐形孔,帶錐形孔的彈藥表面裝有錐形金屬罩。爆炸時,產生的高熱高壓會使錐形罩融化,匯聚成速度極高的高溫金屬射流擊穿目標裝甲。
如今,串聯聚能裝藥破甲彈成為該種彈藥的“實力擔當”。除添加了殺傷或燃燒元素外,該種彈藥還出現了末段制導破甲彈和攻擊遠距離坦克群的破甲子母彈等彈種。
敲山震虎的“多面手”
碎甲彈
像法軍鐘情于破甲彈一樣,英軍則在碎甲彈研發(fā)與使用上有“執(zhí)念”。這種彈藥攻擊過的裝甲目標,也許外形還很完整,但里面的載員往往已經喪生。
這種誕生于二戰(zhàn)時期的特殊彈種,主要是為了對付德軍坦克的“傾斜”裝甲而生。傾斜裝甲能在一定程度上彈開炮彈,即便是擁有堅硬彈芯的穿甲彈也有很大幾率被彈開。英國研發(fā)的碎甲彈則具備一定“黏性”,可以在接觸到傾斜裝甲的瞬間黏到裝甲上,然后發(fā)生劇烈爆炸。這種爆炸未必能擊穿裝甲,但可以形成強大的震蕩波,震碎坦克內部的裝甲鋼形成殺傷碎片,殺死成員或者破壞內部設備。
碎甲彈因為戰(zhàn)斗部裝藥較多,生產簡單造價低,還能作為多用途彈藥來使用,如反步兵、反堡壘等。這時,它的作用類似于高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