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wǎng)-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郭妍菲 發(fā)布:2025-05-06 08:01:20
江蘇省丹陽市民兵訓練場上演一段佳話——
一對“父子兵” 互為“好師徒”
■楊建軍
兒子殷欣宇(左)和父親殷明輝在訓練場合影。楊建軍 攝
4月20日,在江蘇省丹陽市民兵防化分隊訓練場,一對弓著腰擺弄防毒面具的“父子兵”格外醒目。49歲的殷明輝是一家化工企業(yè)技術骨干,今年剛被破格吸收進民兵防化分隊,而在一旁指導他的年輕人,正是他的兒子殷欣宇。別看殷欣宇剛滿23歲,但他已是分隊的老隊員了。
在防化服穿戴訓練中,殷欣宇第三次幫父親調(diào)整過濾罐卡扣時,終于忍不住提出了嚴厲批評。雖有過服役經(jīng)歷,但殷明輝在厚重防毒衣的束縛下顯得格外笨拙,一時間被密封膠條難住,只聽見橡膠手套與濾毒罐螺紋口摩擦傳出的刺啦聲。
訓練場邊觀摩的民兵,對這一幕早已習以為常。好的經(jīng)驗傾囊相授,發(fā)現(xiàn)問題不留情面,這對“父子兵”已成為集訓隊一段佳話。
在模擬訓練場上,殷欣宇單膝跪地,手持偵毒器為父親演示標準作業(yè)流程。“毒劑偵檢要在100米距離內(nèi)設置3個檢測點,各點間距要保持25米左右?!彼呎f邊用熒光噴劑在地面標記點位,“這樣既能確保覆蓋范圍,又能形成交叉驗證。”陽光穿透防毒面具的觀察窗,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
突然,在訓練場另一側(cè),傳來警報聲,正在作業(yè)的模擬洗消車發(fā)生故障。殷明輝大步上前,憑借多年在化工企業(yè)設備維護的經(jīng)驗,直接掀開液壓艙蓋,手指精準地探向最容易積垢的閥組接口。“是密封圈老化導致壓力泄漏?!彼呎f邊從工具包取出備用件,不到3分鐘就完成了更換。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殷經(jīng)驗豐富,手到擒來,簡直是我們防化分隊的‘維修寶典’!”年輕民兵紛紛贊嘆。
殷欣宇站在人群外圍,看著父親的背影,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那一刻,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夕陽的余暉灑在訓練場上,為父子二人的防化服鍍上一層金色。這對父子的故事背后,是尚武家風的傳承。殷欣宇的爺爺殷德昌年輕時,也是一名基干民兵,曾參加過抗洪搶險任務,并被表彰為先進個人。
“爺爺那輩用粗布堵漏,我們這代用高分子材料防護。變化的是裝備,不變的是危急時刻沖鋒在前的擔當。”殷欣宇擦拭防毒面具,不由想起爺爺布滿老繭的手掌,“那雙手既能給棉花打杈,也能給步槍上油?!彼f,“如今,接力棒傳到我們手里了?!痹谧詈蟮目己酥校@對父子以默契的配合,刷新了噴灑車操作紀錄:從展開噴槍到完成撤收僅用時2分48秒,比原紀錄快了近11秒。
更令人驚嘆的是,兩人的理論考核都是滿分,雖說論述題答題思路大相徑庭,但內(nèi)容相互補充、相得益彰。“這不是巧合,”負責考核的軍事科參謀指著試卷說,“殷欣宇的答題側(cè)重于現(xiàn)代防化手段,而老殷的解答則充滿了實戰(zhàn)經(jīng)驗,這都是我們抓建需要的?!?/p>
訓練場邊有一面榮譽墻,這幾天,墻上多了一面“最佳拍檔”獎狀,經(jīng)集訓隊批準,殷欣宇將爺爺當年的民兵訓練合影掛在了獎狀旁。泛黃的照片里,年輕的殷德昌穿著棉布材質(zhì)的軍裝,背著步槍英氣逼人;而照片下方,嶄新的數(shù)碼相片中,身著現(xiàn)代化防化服的“父子兵”英姿勃發(fā)。